从前,古印度某国有位医生聪明贤良,品德高尚, 医术高超。为人治病,尽职尽责,药到病除,不计贫富。人们称赞他为良医。
按照当地夫多妻的风俗, 良医娶了好几房太太,生了二十多个儿子。一天,良医被另一个国家的国王请去为皇后治病。家中的一一个儿子过生日,大摆宴席,亲朋前来祝贺。儿子们开怀畅饮。谁知第二天,儿子们有的哭,有的笑,有的打,有的....家中乱成一团糟。
主管内务的大夫人立即派人火速报知远在他国的良医。良医闻讯,心急如焚,骑快马不分昼夜赶回家中。只见儿子们疯疯癫癫,胡言乱语,对病因心中有了底。众夫人见丈夫归来,扫去愁云,上前跪拜请安。
“众儿疯癫,因何而起?”良医询问。
“夫君,前几日一儿过生日,饮酒之后,全都疯癫。未饮酒者安然无恙。”大夫人回答。
“来庆贺的亲朋中,有无我的同行?”
“有个医生。此人平时散布流言,对你怀恨在心。他不请目到庆贺,我也觉得奇怪。”
“这就对了。定是他在酒中做了手脚。”良医要来一杯剩酒,添了添,说:“他在酒中下了迷魂毒药。若不及时救治,危及性命!”
原来良医声望越来越高,生意就越好,其他医生自然门庭冷落,便记恨在心。有个妒火中烧的医生,借贺生日之机,乘人不备,偷偷地在儿子们饮的酒坛中,放了迷魂毒药,想毒死良医的儿子,以解心头之恨。
“既然如此,速报官府,将他治罪!”众夫人气愤地说。
“无有证据,如何治罪?”良医沉思片刻,说:“算了, 没有时间追究。先给儿子们治病要紧。”
良医立即查药书,找验方,寻药草。药配齐后,有的碾,有的筛,有的炒,有的煎。合在一一起,制好药丸,将儿子召集起来说:“大家不要吵闹,也不要惊慌,老父为你们精心配制了药丸。色香美味,效果很好。服了此药,可解除病痛,去掉毒根,恢复正常。”
多数儿子饮酒较少,中毒也轻,虽然胡闹,还能听话。照父亲说的服下药丸后,几天便头脑清醒,疼痛解除,如正常人一般。惟有几个好酒之徒,饮的酒多,中毒较深,拒绝服用药丸。谁劝说也无济于事,并说药丸是害他们性命的毒丸。
良医见这几个儿子中毒太深,伤及本心。再不服解毒药丸,就会危及性命。他想方设法在儿子吃的食物中加了些解药。经过-段时间,病情有所好转,但毒素还没有彻底排除。要想完全治好,必须要服药丸。可他们还说药丸是毒丸,坚决不服。
良医心想,这些儿子毒气攻心,颠倒是非,混淆黑白, 把良药说成是毒药。我应当想尽一切办法,让他服此药丸,以保性命。他思来想去,心生一计,对这几个儿子说:“孩子们, 父亲年岁已高,在世上也活不了几天。给你们留下的万贯家财并不宝贵,最宝贵的是袋子里的这些药丸。我死后,你们著念父子之情,悼念于我,就服了这些药丸。不服药丸者,就是对父不孝!”
一切安排妥当、良医背着药箱,又到别的国家行医去。
半个月,忽使者来报信,说良医在行医中得了暴病,猝死在他国异乡。全家人听到这一噩耗,悲痛欲绝。那几个中毒深的儿子经这事一刺激,头脑也清醒了计多,悲悲切切,哭天喊地。个个心想:父亲在世时,靠着大大树好乘凉,吃穿不愁,有病能及时治疗。父亲一死,我们成了断线的风管,无依无量!
大夫人见这些儿子哭得十分伤心,有悔改之意,提醒说:“你父亲生前说的话你们不记得吗?”
儿子们回答:“记得, 父亲死后让服他留下的药丸。”
“现在他已经死了,你们若是他的孝顺儿子,就应该听他的话,服下药丸。”大夫人说。
中毒深的儿子们无话可说,按照父亲的叮嘱服下了药丸,以表孝心。几日后,药丸全部服完,毒气彻底清除,儿子们大病痊愈。
这天,红日高照,天气晴朗,良医突然走进自己的家门。家中老少大吃一惊,以为是良医的鬼魂归家,吓得纷纷躲避。良医见状哈哈大笑,说:“大家莫要害怕, 哪有大白天闹鬼的?我根本就没有死。只是假传死讯,让中毒深的儿子服药丸治病。”
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,假传死讯为儿除毒根。众人知其真相后,对良医更加尊重了。当即家中摆宴席庆贺,全家团聚,共享天伦之乐。
此故事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盛唐第103窟的法华经变画的右上方。画房屋座,门外站良医,画前跪着几个小儿,表示犹可救药者:有的小儿以在地上,表示拒绝服药。房屋内合家围坐,表示良医再次阳来与儿子团聚。
根据《法华经,如来寿量品》译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