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 ”条河谷里,洞窟开凿在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。它朝迎三危山的晨曦,夕送鸣沙山晚霞,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,但佛教艺术的魅力依然诱人,吸引着世人前来朝拜。
1900年,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(第17窟),轰动了全世界。那包罗万象的0000多件文物,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品,具有重要的价值。由此而诞生了一门学科敦煌学。 这又使莫高窟更加神秘莫测了。
佛教信徒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凿洞窟泥?其来历没有画在壁画上,却刻在一块石碑上。
故事发生在前秦建元二年(366年) 前后。那时节,天下大乱,群雄割据,兵火不断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为了解脱苦难,好多人都出家当了和尚。
当时,乐姓是敦煌的望族大姓。族中有个出家人取名乐傅。乐傅在城里寺院当和尚,总觉得人多心烦嘈杂,他想找个雅静的地方修行拜佛。一天, 他来到了三危山下。乐博站在高高的山梁上举目眺望,只见东面嶙峋峻峭的三危山如三把利剑,直刺蓝天;南面的鸣沙山峰峦起伏,黄沙接天;西北是茫花戈壁,渺无艘乏不堪。他摇了摇早就喝干的水葫芦叹了口气。正在发愁中,忽听山有条河谷。他饮过甘甜的泉水,顿觉清爽。心想:此处虽然没有人烟但水清林密,幽雅寂静,正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地方!
太阳西坠,慢慢地投入沙海的怀抱之中。乐傅拾起眼帘,着那雄峻的三危山时,不禁惊呆了!啊,三危山在夕阳的映照之下,居然放射出万道金光,辉煌圣洁,奇异无比。
“我是从小看着三危山长大的,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妙的景象!一定是佛陀在显灵吧?”乐傅惊叹不已。
他伫立在泉水边,久久地仰望着那奇妙的三危山,在万道金光中,仿佛显现出一. 尊闪着金辉的大佛,还有尊尊菩萨,眉须体态栩栩如生。有的结跏趺坐,双手合十,默默诵经;有的仿佛亭亭玉立,袒着胸怀,讲经说法。有的温和恬静,低眉含笑;天王剽悍骁勇,降妖伏魔,力过千钧;金刚倚侧在地,将猛兽驯服在足下;飞天仙女奏着仙乐飞来飞去....乐傳不由自主地面对金光佛影,口念阿弥陀佛,好像佛陀就在眼前。
这个神秘的启示,使乐傅如梦初醒,喜乐难禁!对,就在此地拜佛修行。
“佛祖有灵,弟子愿在此地终生供奉!”乐傅伏地而拜,发下宏誓大愿。
第二天,他踏遍了整个河谷,心中有了主意:在这里建造寺院,费工费力。就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石窟,来供奉佛祖。
从此,乐傅四处游说,宣扬三危山有佛祖显圣,化缘募捐,鼓动善男信女来大泉河谷积功行德,建造洞窟,他请来工匠,在峭壁上开凿了敦煌的第一个洞窟。
于是,三危山佛光显圣的事在当地流传开了。不知过了多少年,有一个名叫法良的和尚,来到敦煌,他听了乐傅的传说,便亲自来到三危山的大泉河谷,想看一下佛祖显灵。
他等到黄昏,三危山上果然出现了万道金光,璀璨壮观。面对着大自然的奇妙景象法良当然无法解释。他只感到佛是真实存在的,于是跪地顶礼膜拜一番。 随后在乐傅建窟的旁边,修建了一龛, 诵经修道。
自从乐傅、法良建造洞窟之后,大泉河谷就渐渐兴盛起来。人们把三危山佛祖显灵的事传说得越来越神异了。敦煌自古以来不靠天吃饭,有雪山水灌混良田,庄稼年年丰收,百姓吃穿不愁。但信佛的人说,是佛祖保佑敦煌-带岁岁平安,五谷丰登。这样一来,信奉佛教的人越多了。
时间一长,丝绸路上来来往往的商人,在当地或西域上任的大大小小的官员,当地的百姓、财主、绅士为了积功行德,都纷纷来大泉河谷开凿佛洞,塑佛像,画壁画,敬香火。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,在这里的悬崖绝壁上,创造出了神话般的奇境。一直到了唐代,这里已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。所以,老百姓就叫“千佛洞"。因为这些洞窟在大漠戈壁的高处,文人便给他取了文雅的名字一莫高窟。
谁能想到,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、敬奉香火的千佛润,现在竟成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