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久以前,阎浮提州有一个国王,名叫摩诃罗檀那。他有三个儿子,长子叫摩诃富那宁,次子叫摩诃婆,最小的叫摩诃萨锤。小王子为人忠厚善良,爱怜-一切众生。
一天,国王带着王后、王子和大臣们一起出城游玩。国王、王后累了,坐下来歇息。三位王子兴致正浓,-起到树林里玩耍,看见七只初生的小虎,围绕着一只瘦弱的母虎要吃东西,而母虎已饿得奄奄一息。似乎连七只小虎都要被它吃掉。小王子对两位兄长说:“这只老虎饿极 了,瘦弱的快死了,哪有奶水喂小虎。我看它倒好像要吃掉那七只小虎。”
两位兄弟回答说:“好像 是你说的那样,如果不吃掉自己的幼子,只能一起饿死。”
“这太残忍了!”小王子又问兄长,“我们有什么办法使他们摆脱死亡呢?”
两位兄长说:“它现在最需要的是新鲜血肉, 可是现在替它寻食已经来不及了,因为它就要饿死,谁又能为它而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呢?”
他们都感到一-筹英展。春日融融,流水滦深,百鸟鸣唱,风小最如画,他们却感到索然无味,无意观赏,郁郁地折返而回。小王子走着,深思着,八条生命很快就要消逝。兄长们最后的话激起他心灵里一阵阵涟漪:“我一 “ 定要救活他们,他们应该享受生命的快乐,我应该像风浪中行驶的大船一样,把落水者解教出来,使他们渡向安全的彼岸。今天遇着这积福德的好机会,我为什么不把身体献出去,用自己的生命去解救世上苦难的生灵?”
因为怕两位兄长阻拦,他对兄长说:“哥哥, 你们先走,我有点事,跟着就来。”说完就很快地从来时的路回到老虎那儿。他脱去衣服,把衣服挂在竹枝上,对天起誓,舍身饲虎。他勇敢地投身在老虎嘴前,可是老虎饿得连吃东西的气力也没有了。他想,若再延误时间,这几条生命就将结束,我将永远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。他急急忙忙爬到悬崖上,找了根竹子刺破颈脖,血流如注,然后纵身从崖上跳下,坠落虎侧。老虎吮吸了鲜血,才渐渐恢复些气力,开始吃他身上的肉。
这时大地震动,日月无光,山呼海啸,百兽哀鸣。萨綞舍身教虎的悲壮场面感动了天上诸神。诸天神纷纷为之祈祷赞颂,飞天将无数鲜花撒满山谷。
萨锤的两位兄长等得久了,不见弟弟回来,顺着来路往回寻找。当他们走进山谷的时候,发现弟弟的衣服挂在竹枝上,只剩下一堆骸骨,遍地血污。两位兄长扑倒在地,放声痛哭,伤心地昏了过去。
这时王后在打吨,梦见三只鸽子,一起在树林里游戏, 最小的一只突然被鹰吗去吃掉了。王后被惊醒了,吓出一身冷汗。她心里觉得害怕,对国王说:“俗话说, 鹤子就是儿孙,这小鸿子死了。我的爱子一定出了什么意外的事了。”正在此时,两个王子踉踉跄跄,泣不成声地跑了回来, 向父母叙述了弟弟舍身饲虎的事,国王、王后痛失爱子,哭昏在地。众人急忙抢救,才逐渐苏醒过来。国王和玉后哭哭啼啼赶到现场,哪有爱子踪影,只见地上血迹斑斑,一堆白骨。国王和王后命人做了一个七宝盒子,把王子的遗骸装进盒子,埋好,在那里建起了一座七宝舍利塔。
此故事是佛教壁画中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。绘画表现形式有三种:主体式单幅画,见北魏第254窟;横卷式连环画,见北周第428窟、第299窟、第301窟,隋代第302窟、第419窟、第417窟;屏风画,见唐代第237窟、第231窟、第85窟、第9窟;五代第146窟、第98窟、第108窟、第72窟,宋代第55窟。最有代表性的是第254窟南壁的故事画。此画中间最大的场面是“饲虎”,是全画的主体,突出描绘萨捶被咬食的身躯和张牙舞爪的饿虎正在啖食人肉,用细节来深化悲剧主题。然后沿一条旋形结构依次画萨锤刺颈、投崖、饲虎,兄长收骨、报信,父王痛哭、建塔等八个场面。全图结构严谨,穿插合理,浑然一体,笼罩着强烈的悲剧气氛。第419窟主室窟顶西坡上也画有该故事。
根据《贤愚经.摩诃萨锤以身施虎品》译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