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,美国汉学家Neil Schmid(中文名史瀚文)成为敦煌研究院历史上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。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几乎是唯一长居甘肃省敦煌市的外国人。
日前他在敦煌研究院接受了记者专访,坦言“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一样珍贵,而敦煌莫高窟是特别好的彰显文化多元性的平台,能让西方更了解中国文化。”
2018年,美国汉学家史瀚文成为敦煌研究院历史上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。图为史瀚文2017年作为访问学者时拜访莫高窟的资料照片。史瀚文供图
最早接触到莫高窟,是他本科时在台湾参加学生交流计划,“我看到一本书,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(Victor Mair)教授的一本关于敦煌的书,即使没有照片,只看文字就已经让人神往。”此后史瀚文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,梅维恒教授还成了他的导师。
1987年第一次来到敦煌,史瀚文马上被莫高窟深深迷住了。4至14世纪壁画和塑像,就这样铺陈在他眼前,宏大壮阔、气象万千。“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莫高窟的魅力,直到今天,都没法总结出来。它,太迷人了。”
随后他投身到敦煌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,三十年间不断返回敦煌,其间曾任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、杜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,主要研究方向是中世纪考古遗址——敦煌莫高窟。
2018年接到来自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的邀请,成为该院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,史瀚文愿意将此解释为“缘分”,就如同他的博士论文是以敦煌艺术和佛教因缘故事为主题,这位58岁的美国人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中国文化中关于“缘”的概念。
在这位汉学家眼中,莫高窟第285窟可谓中西方文明交融的代表:既有佛教内容,又画了道家的神灵和天宇,还有印度婆罗门教诸神。同一个洞窟中,有西方的日月神阿波罗和狄安娜,也有中国的日月神伏羲女娲;有西方的大力士药叉,又有中国的大力士乌获;有印度佛教的飞天,又有道家的羽人,还有中西方不同风格的风神。西方的神灵,以佛教为媒介,经过中亚、西域传到敦煌。“敦煌是不同文明和思想融合在一起而没有冲突的典范。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像这里集合如此复杂的历史资源。因此,这些材料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,帮助我们理解过往,了解当下,以及全球化未来的可能性。”
史瀚文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:“当朋友和家人问我研究什么时,我提到了中国遥远的丝绸之路上一个独特的考古遗址。很少有人知道敦煌或莫高窟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。”因此,他的目标是能够完成一本专门给西方学者研究敦煌使用的手册,主要内容是近二十年来关于敦煌和莫高窟的研究发现。他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,其中包括文本资源、社会学方法论、语言学、宗教和哲学的介绍。
但是,他发现这个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,因为近年来关于敦煌和莫高窟的研究成果“大爆发式”涌现。曾经有说法“敦煌在中国,敦煌学在世界”,史瀚文告诉记者,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,但这位美国人还是强调了一点,“在中国研究成果的传播方面,或许让国际听到的还不够。”于是,他和Discovery探索频道、CCTV纪录频道合作,出任学术顾问或出镜做主持人,不遗余力向海外推广和弘扬莫高窟的价值。甚至,在以专家出镜纪录片《敦煌:生而传奇》后,他还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粟特人,“我有一分钟的镜头”,史瀚文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。
2018年,美国汉学家史瀚文成为敦煌研究院历史上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。图为2022年史瀚文在纪录片拍摄中出镜介绍敦煌和莫高窟。史瀚文供图
近年来,他醉心于晚唐和五代石窟的研究。从晚唐开始,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大力修建“家窟”,为敦煌莫高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“家族理念是敦煌佛教石窟的中国特色之一,敦煌的掌权者、大家族为了获得现世利益,寻求佛的护佑,因此修建家窟”。他以第61窟为例,这座开凿于五代的石窟,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修建的功德窟,其中曹氏姻亲眷属按家谱顺序画在壁画中,供养人像几乎都与真人等大,主要人物甚至超过真人大小。
在史瀚文看来,莫高窟的一铺铺壁画就像一个个“穿梭门”,带领观者往来近一千年间的不同历史阶段,让人看到其中文化的多元、共存和交融。“我们都喜欢亚马孙丛林,因为它有着高度的生物多样性,让人总是能在其中发现新东西。从本质上来说,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一样的,它能让人清楚看到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中国文化丰富多元、博大精深,为世界文化提供了更多模式和样本。这,是非常宝贵的。”(来源:敦煌研究院)